7月22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总决赛落幕。经过激烈比拼,湖北文理学院社会创新团队的项目“流动儿童掌上服务”荣获全国二等奖。
“我们引用‘淘金币兑换’理念,结合当前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四点半课堂+社会工作者+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掌上服务’相结合的新型社区照顾子女体系。这将发挥大学生和社会志愿者的力量,达到降低社会就业压力和发展服务型社区的目的。”社会创新团队导师徐光有博士告诉记者,团队虽然成立不到半年,但成员已参与多个社会调研活动和省级、国家级大赛。这得益于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的支持与引导。
据介绍,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是湖北文理学院5月成立的又一创新创业“孵化器”。在这里,与社会创新团队类似的创新创业团队还有四家,包括云创意团队、智微园大学生科技服务团、电子创新团队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这些团队均采取教师负责制,由专业教师带领有创新精神和创业兴趣的学生开展科研、教学、竞赛等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严把入口关 打造一流团队
“为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团队,学院严把成员入口关,确保团队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张建华介绍,创新创业团队的教师学历须在博士以上;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一定成绩;具有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团队的主力军——学生须参加过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并获奖;或参加过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发表过相关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或取得相关发明专利或著作权等。“学生只有具备其中一项要求,才能通过初选,然后参加结构化面试,接受创新思维、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的考察,最后由团队导师确定学生名单。”
“几个团队的成员大多来自不同的学院。教师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学生充满激情,敢于创新。大家聚集在一起,打破专业壁垒,实现了学科交叉,碰撞出有创意的火花。这有利于团队的持久稳定发展。”张建华告诉记者。
零成本入驻 配套措施完善
在湖北文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怀揣创业梦的大学生。在这里,创客不仅可以零成本入驻,学院还给每个团队提供经费资助。这对众多立志创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一些学生正忙着设计淘宝网页,推销学校扶贫点——保康县歇马镇的高山有机土豆、包菜、土鸡等农副产品;有的学生正在制作《保康县歇马镇合作村生态旅游攻略》。一名学生介绍,他们做这些是为了吸引旅游爱好者前往合作村观光旅游,带动合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我们团队开设了新媒体创新创业实验小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验小组、软件开发创新创业实验小组。今年暑假期间,小组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取得了一定成效。”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团队使用的办公场所、桌椅、电脑等设备都是由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提供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还提供专门经费,用于维持实验室日常运行,支持成员发表论文、外出交流。在申报项目,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等方面,团队成员将被优先考虑。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和活动可以置换学分。
管理规范 硕果累累
据介绍,团队也要“履行义务”:成员无课时,需在导师的带领下,在实验室做实验、进行科研,最终形成一个报告、总结或调研报告。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在各团队成立之初,就根据其实际情况订下了三年目标,每年进行绩效考核。团队如果第一年没有达标,学院会对其下发整改通知。若第二次仍未达标,团队将会被淘汰。
学生管理工作大部分由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承担,团队导师只负责业务工作和教学指导。该院通过实行值班制,对团队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目前,所有团队已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考勤、项目研究等制度,并上墙公示。团队每周召开一次例会,汇报项目进展情况。针对优秀的项目,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将组织项目负责人进行交流。更进一步的项目,可申请专利或著作权,参加省级、国家级挑战大赛和大学生成果展。
如今,智微园大学生科技服务团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篇,对口服务5家企业,联合多个单位开展科普活动并受到好评;电子创新团队在铁轨温度和轨距测量、损伤检测、灯光控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通过淘宝店铺“特色中国襄阳特产馆”,把襄阳本土特色小吃推向全国……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张樊说:“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迫切要求,也是学校转型发展的重点工作。今后,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将以创新创业团队为载体,积极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铺路搭台。同时,办出自己的特色,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