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学院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学校党委提出的以“树立两个理念”为指导方针,以坚持“五创一体”为抓手,在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的大力支持与协同下,通过汇聚力量,凝聚共识,实施全过程、多维度、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扎实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创建综合性大学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一、党建工作:探索特色党建工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抓好学院直属党支部建设以及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特色党建工程。
1、政治建设坚强有力。制定“三个一”,即“一个要点、一个清单、一个措施”。按照学校党建工作要求,学院制定了《2022年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党建工作要点》《2022年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2022年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工作措施》,把党中央、省委和学校党委关于思想政治建设的部署要求一贯到底、落地落实。定期召开支委会,及时学习领会最新指示要求,研究部署工作,把准把稳学院建设方向和大局。
2、思想建设效果明显。先后开展12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政治学习,向每一位党员干部职工印发理论学习参考资料,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一般党员干部普遍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的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夯实思想根基。按照学校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党的二十大学习教育活动。印发了《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概括新论断》、进行了2次专家辅导讲课、召开了1次组织生活会。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家辅导、座谈讨论、体会交流等形式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的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全院教职人员思想更纯、信念更坚、方向更明、力量更足、品格更高,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责任心使命感,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
3、作风建设扎实开展。按照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学院制定了《2022年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2022年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把党中央、省委和学校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要求一贯到底、落地落实。狠抓了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将思政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将党风廉政建设、疫情防控贯穿于日常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收效良好。在工作过程中,注重将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事宜提交全体教职工讨论,征求意见,经支委反复酝酿后再做决定;将学院SYB培训、创业园区管理、学科竞赛的组织与实施、大额经费开支、大宗物资和设备采购招投标,作为学院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列出清单,制定防控措施。以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在建好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和平台,支持大学生创新、自主创业方面,为学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经常采取警示提醒、与责任人谈话、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教育等形式落实主体责任。
4、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有效开展。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认真梳理学校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短板与不足,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针对目前学校创业园封控,不能满足创业学生创业实践场地需求的问题,积极联系市内创业孵化园区,为其解决创业实践基地。其中青创园入驻22个、派客国际入驻7个、603文创园入驻2个、大学生科技园入驻2个、中原路创业园入驻1个、泛悦易麟孵化器入驻1个,合计为35个大学生创业企业联系在市内创业园或孵化器入驻;针对参加襄阳市第九届返乡大赛和大学生创业大赛,我校创业学生参赛路演经验不足的问题,我们积极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其申报文本进行多次修改完善、路演的PPT进行包装打磨、路演的技巧进行多次演练,最终返乡创业大赛一等奖由我校创业校友肖伟(食化学院)获得、大学生创业大赛的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由我校创业校友岳守祥(文传学院)、张军(体育学院)获得。针对在校创业学生申报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撰写申报文本不规范、不严谨、重点不突出等问题,我们组织具有申报经验的老师对其进行手把手的辅导,机械学院的唐钢、美术学院的孙玮良、体育学院的吴豪、经管学院的江辉都获得五万元的资助。
二、教育教学工作:丰富了全链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1、创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自2018年以来,我们坚持“树立两个理念,处理好五种关系”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获得比较大的发展,逐渐形成具有湖文特色,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湖文品牌,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根据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精神,学校党委根据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提出“创想”、“创意”、“创作”、“创造”、“创业”等“五创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
“创想”,解决创新原动力的问题,是原始形态的创新。“创意”,解决创新萌芽力的问题,是思想形态的创新。“创作”,解决创新生命力的问题,是实践形态的创新。“创造”,解决创新适应力的问题,是生产形态的创新。“创业”,解决创新持久力的问题,是产业形态的创新。
2、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由学院牵头申报的《融会贯通·进阶联动: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探索与实践》在2022年获第九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组织了学校的第二届SYB师资培训班,参加培训的30名教师全部获得SYB讲师资格,我校的SYB培训讲师数量达到67名;选送20名教师参加襄阳市人社局组织的SYB培训讲师提高班暨讲师大赛。在讲师大赛预赛中,前十名中我校教师占6名,决赛中,前六名我校教师包揽前三名。
4、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实践训练。2022年度,学校年度项目库竞赛获国家级奖励283项(其中A类竞赛一等奖19项、二等奖55项、三等奖74项、优秀奖8项,B类竞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4项、优秀奖89项);获省级以上奖励1145项。尤其值得说明的是,2022年,学校获得2项互联网大赛省级金奖、国家级铜奖,分别是“最美支边人物——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支教团队”和“助力双碳如日方升——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学校立项大创项目300项,其中省级项目60项、国家级项目20项;结项大创项目111项。开始创新实践班42个,共2000余名学生参加。
5、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和课程研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前沿,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撑。组织了学校创新创业教学研究专项的申报及立项工作,其中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13项。打造“让学生来了就不想走的课堂”,开展SYB培训课程的系列研讨活动,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
6、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经费保障:多方争取资金,保障双创教育经费。2022年组织14个二级学院学生参加SYB创业培训,2846人培训合格,拟争取SYB创业培训补贴341.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