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器人+科创实验班简介
机器人+科创实验班作为湖北文理学院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试验载体,将依托政校企各方项目集聚效应所产生的丰富平台资源与潜在发展机遇,通过人才共选、人才共育、人才共用,共同探索校、政、企协同培养新机制;创新性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探索实施进阶式项目引领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深入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实施“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动态化”培养,以全过程项目式教学、课程定制为抓手,以创想、创意、创作、创造、创业全链条打通为突破口,旨在培养一批能够成为推动地方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的产业工程师、技术管理及经营人才、创业明星、产业领军人才和行业精英。
二、培养特色
(一)学科交叉
从全校范围内选拔组建交叉教师团队,参考国际顶尖高校工程教育实践STAEM教学理念,重构数学、科学、工程科学、设计和通识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新建一批多学科交叉课程。
(二)高挑战度
课程均具有极高的挑战度,要求学生以兴趣为驱动,勇于挑战自我。课程实践项目主要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创业者精神和国际视野,观察和定义问题的能力,并能融合多学科知识探索和迭代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了解人文、商业和伦理,从而去推动产品方案市场化。
(三)探究式教学
以观察、实验、项目、深度研讨等教学方式开展,大多数课程都是由两名以上教师共同授课,与学生进行课程学习、项目和生活上的深度交流。
(四)项目驱动
探索面向未来趋势、适应智能时代的教学模式:以项目重组内容结构,以实践改进教考模式。特色的项目课程包括:数理综合、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定量工程设计方法等。项目覆盖的理论知识深,技术能力宽。学生们通过项目训练,学习和运用知识,设计并制造作品,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工程思维。
(五)创新创业教育
在项目设计中植入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业等培养内容,并向有价值的项目提供创业投资。政府积极引进机器人领域高端研发人才和领军企业,牵线搭桥高校与产业、行业、国际资源链接与合作,打造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共建科创实验班人才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开展“机器人+”应用创新人才培养,助力“机器人+”科创人才培养对接产业行业资源并最终为产业服务。
三、培养模式
机器人+科创实验班配置具有一流工程和实践水准的专职师资、政工队伍和管理人员,以及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校外导师,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精英化、个性化和项目式教学方式。采取多学科交叉、多课程融合、校企联合培养以及全程项目驱动教学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未来的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机器人+”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1.通过课程改革,设置模块化、贯通式课程体系,借鉴国内外高校工程教育先进教学理念,重构数学、科学、工程科学、设计和通识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新建一批多学科交叉课程。为学生设计涵盖基础理论—专业实践—综合实训递进式项目化全新专业课程,将专业课程以项目的形式教授,学生则通过完成一个个的项目提高设计思维、工程思维和系统思维等思维水平;
2.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高水平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开发、科创训练营实践,培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能力;
3.开展创新创业思维融会贯通,创业孵化与成果转化指导,引导学生自主调研、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定义产品、通过创投平台孵化创业,打造人才培养-项目孵化-科技创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课程模块
机器人+科创实验班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模块:思政教育课程、军体教育课程、数学物理课程、工程科学课程、工程设计课程、通识教育课程。
五、选拔对象
重点在计算机类、机械类、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等工科专业大一新生中进行二次招生,采取“自愿参加、择优遴选、动态调整”原则,每届招生不超过50人,首届招生计划30人。
六、申请方式
(一)申请时间
2023年9月28日-2023年10月11日
(二)报名方式
扫码在线填写-机器人+科创实验班申请表
扫码加入机器人+科创实验班咨询群
(三)资料准备
1.自荐信
2.提供一段创新创意或实践项目视频(三分钟左右)
3.相关证书和奖状的复印件;以压缩文件方式发送至邮箱1824087712@qq.com,文件名:原专业—姓名—学号。(视频及证书非硬性要求)
七、选拔方式
(一)选拔时间
另行通知
(二)选拔环节
1.心理测试包括性格测试、兴趣测试、压力测试等,重点考察学生心理素质、学习意愿、抗压能力等。
2、综合面试主要由校内学业导师团队和校外创业导师共同组成的面试组进行现场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精神面貌、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临场反应、理念认同等综合表现。
3.项目能力测试要求学生自由组建团队并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项目预定目标,重点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
八、注意事项
1.相关材料必须真实可靠
申请者提供材料必须真实可靠,一旦发现弄虚作假,取消申请资格,并按照学校相关政策处理。
2.具体安排将发布在学校官网和湖北文理学院公众号。